欢迎来到淘金网|首页官网 !

收藏本站联系淘金网在线留言网站地图

阿里巴巴

淘金网|首页官网

咨询热线 0757-85515685
淘金网20年专注研发生产环保污水处理剂、铝型材表面处理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淘金网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

作者: 淘金网 编辑: 淘金网化工 发布日期: 2024-03-12

  从1995年4月我作为引进人才加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迄今已有24年。2015年7月我调到复旦大学,2017年6月又被调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现在我仍然兼任化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可以说我从来就没离开过化物所。

  在这个深深热爱着的研究所,我度过了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黄金时光,也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我时常想自己是幸运的,在“知识创新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年代,能够以绵薄之力和大家一起为化物所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值此建所70周年之际,回忆起自己参与的 “知识创新工程”初期的几件事,仍然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末,化物所形成了“以选控化学与工程为主线,开展选态化学、资源优化利用及环境友好化学化工过程、国家安全等研究”的学科发展趋势,入选“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但在试点深入和进入二期知识创新工程的过程中,化物所学科布局和科技目标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一大挑战来自于同中国科学院“分类定位”改革的对标差距,另一大挑战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科研项目和科研单位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需要明确差异化定位。在化学化工行业,业内研究机构开始“包打天下”,化物所在继续开展竞争的同时,亟须明确新的主攻方向。

  1997年,我作为所长助理进入所班子,时任所长杨柏龄指派我负责研究所“分类定位”工作。当时中科院确定了化工材料、能源等四五个基地,化物所体量比较大,从事的具体研究方向也很多,所以不希望“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将各类项目和方向整合归并、叠床架屋,搞出了一个“满汉全席”,被时任中科院院长批评为“旗帜不鲜明、态度不明确”,要求化物所带头整改。

  最后,化物所经过非常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将研究工作凝聚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物技术、高效农药、国防技术和环境技术等五个方向,变“满汉全席”为“四菜一汤”,并将这个概念形象地以一棵大树的形式来表达,四个“树枝”就是四大研究领域,“汤”就是树干。后经进一步凝练,定义为以“选控化学与工程”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并在树根周围标上了物理化学、色谱分析、化学工程、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催化等学科作为这棵树赖以生长的土壤,此后又加上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代表国际合作。至此,化物所“分类定位”工作圆满完成。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二期,科技目标再次凝练为“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和生物技术创新协调发展”。今天,化物所又明确加上了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终于形成了化物所“一三五”定位和明晰的科技目标导向。

  经过“分类定位”后,中科院将化物所归入了“化工材料”基地,这个基地主要由中科院四大化学化工研究所和一些材料研究所组成。由于当时国内化工版图的变化,研究所很难介入到化工领域的国家战略研究中,也很难承担重大任务。从当前和未来发展考虑,能源研究是化物所首选,第一目标是要进入中科院的“能源基地”。

  当时的“能源基地”最重要的包含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山西煤炭化学所等。利用原中科院高技术局在广州召开能源基地研讨会的机会,我们申请作为“观察员”在会上作15分钟报告,介绍化物所在能源方向的研究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兄弟单位的认可。慢慢的,化物所成为了院能源基地的一名“当然”成员,化物所毕竟是一个大所,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后来逐步成为了骨干,承担起重要的研究任务。现如今,化物所通过主持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项目,牵头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已成为中科院能源研究举足轻重的骨干机构。

  一是天然气转化研究进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这一个项目的设立对化物所在国内小分子转化研究方面优势的建立有重要影响,也使化物所在能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二是与英国石油公司建立“面向未来的洁净能源中心”。这对化物所的发展,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对研究人员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和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后来,这一个项目逐步扩展成为一个在化物所建立实体的“创新中心项目”。三是化物所在众多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获批创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化物所利用这些机会扩大了在国内外能源研究领域的影响。

  在化物所发展战略的“四菜一汤”中,“生物技术”应该是非常出彩的一道“硬菜”。化物所内能够与生物技术沾边的研究有以微囊为代表的生物材料、以发酵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以寡糖为代表的药物创制,以及强大的以分析化学为基础的生物分析。

  2001年春天,一次班子会议正式确定化物所要发展生物技术,建立“生物技术研究部”,并尽快筹建生物技术大楼。真正确定生物技术研究部的研究方向是在当年4月中旬讨论研究所“十五”规划的骨干会上。当讨论到化物所进军生物技术的重要议题时,楼南泉院士、卢佩章院士和张存浩院士等纷纷发言,支持化物所将现有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拓展到生物技术领域,并逐步向生命科学领域进军。

  那次会议上还有一个意外收获,袁权院士向我推荐了我国生物技术专家杨胜利院士,他在生物技术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和很大的影响。经过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向院长汇报,通过大量的工作,杨院士最终同意担任生物技术部主任一职,先试一年。

  杨院士担任化物所生物技术部主任后,对化物所生物科学的发展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先期带领化物所科研人员到上海和国内其他先进的研究单位做调研,并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来化物所交流研讨,后期为促成研究所与国内优势机构的生物研究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生物技术大楼的建设,是化物所生物技术发展中值得讲述的事情。这栋大楼的建设是化物所“十五”园区改造的第一个项目,所里很看重。当时请了美国和中国的设计企业共同设计。正式施工后,我几乎天天都会拉着我夫人一起往工地上跑,有时出差很晚回到大连,也会到工地看一看。地下工程和地上一层完成后,我总感觉大楼主入口太低,有种向下走的感觉,冬天结冰,人们进出也不方便。经与设计人员和实施工程人员讨论,做了一个大胆的改变,将原来的一楼变成地下室,将原来的广场加一个盖变成地下停车场。现在看来,当时的修改依旧很明智的。

  化物所的生物技术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在化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未来的工作要更看重化学方法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拓展,真正将化物所卓越的科学和精湛的技艺用到促进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中。

  我于1995年4月底结束了在德国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近6年的合作研究,来到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化物所初期的点点滴滴使我感觉到很温暖,回想起来,有几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对我后来的工作和研究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一是为了让我这个 “外来户”能尽快适应大连和化物所的生活和环境,所领导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从安家到小孩上学、爱人工作,关怀无微不至;二是为满足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答辩要求,当时为有效提拔年轻人而组成的“职称评审特别小组”连夜讨论,破格将解金春博士和我晋升为研究员,并在我们答辩的前一刻,将这一结果电传到当年的答辩地点兰州;三是时任所长杨柏龄力排众议,竭力鼓励和推荐我这个当时在所里没有一点影响的年轻人代表化物所牵头参与科技部天然气、煤层气催化转化的“攀登计划”申报;四是所里积极推荐我作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这在当时是莫大的荣誉和信任。

  我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上下下、进进出出,但“投身科学研究”的初心一刻未敢忘怀,“献身化物所发展”的使命始终牢记在心,时至今日,我仍在化物所从事纳米催化科学研究。经历了科研创新和改革发展的24年后,我对化物所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仍然是那么浓烈和深沉。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咨询热线

0757-85515685